雖然我們知道敘利亞局勢的脆弱性,但敘政府軍的崩潰速度實在太出人意料了。
5日多個中東信源證實,繼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頗失守后,恐怖分子和親土耳其的反政府武裝又占領了敘利亞總部城市哈馬。
哈馬位于阿勒頗西南部,兩地直線距離相距123公里,其南方依次是霍姆斯和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,哈馬與大馬士革的距離約213公里。
哈馬只堅守了5天
哈馬的重要性在于這座城市處于敘利亞南北交通線之前,而且還是通往敘總統(tǒng)阿薩德家鄉(xiāng)拉塔基亞和地中海的門戶,由阿勒頗出發(fā)的5號高速公路(M5)途經(jīng)哈馬、連接霍姆斯,最后抵達大馬士革。
此外,哈馬與霍姆斯之間還有機場、武器工廠和彈藥庫等設施,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最后一個海軍基地也在哈馬西南側的塔爾圖斯港。
所以,如果敘利亞叛軍將陣線推進到哈馬和霍姆斯一帶,不僅大馬士革與地中海的聯(lián)系將會被切斷,同時俄海軍地中海艦隊的駐地也會受到敘利亞叛軍威脅——俄軍事記者亞歷山大·科茨在“電報”頻道上表示,如果敘政府軍仍沒能守住霍姆斯,“我們或許將不得不考慮撤離基地”。
敘利亞幾座城市的地圖
敘利亞亂局在年末突然爆發(fā)的原因,歸根結底是烏克蘭和巴以局勢引發(fā)的連鎖反應:由于烏軍反向入侵庫爾斯克未能迫使俄羅斯從烏東撤軍,同時以色列一年多的東征西討沒能瓦解“抵抗之弧”。
所以,拜登只能在自己的任期末做最后一搏,一邊與土耳其勾兌,一邊并盡可能地把中東局勢攪渾,給明年接班的特朗普挖坑。
這從敘政府軍莫名其妙的通訊中斷、叛軍武裝發(fā)動的、烏克蘭色彩極其濃郁的“特別拍照打卡行動”就能看出,這種電子戰(zhàn)和信息戰(zhàn)手段顯然超過了中東武裝力量的正常水平。
甚至敘叛軍武裝人員自己都向媒體承認過,他們的無人機制造工藝和戰(zhàn)術得到了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支持——可見,如果沒有美國和土耳其在其中穿針引線,烏克蘭顯然不可能憑自己搭上伊德利卜恐怖分子這條線。
敘利亞叛軍承認與烏克蘭合作
現(xiàn)在敘利亞局勢的癥結也正是出在這里:一方面是拜登要給俄羅斯找麻煩,另一方面是土耳其擺要趁著俄羅斯和“抵抗之弧”無暇他顧,沖進敘利亞搶地盤。
而敘利亞經(jīng)濟則由于多年的內(nèi)戰(zhàn)和美國制裁,基本處于一種“半死不活”的狀態(tài)。聯(lián)合國發(fā)布的報告指出,去年敘利亞的公共開支只有58.8億美元,不到2011年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前的四分之一,但同時敘利亞國內(nèi)仍有720萬人流離失所。
敘叛軍明顯有土耳其和美國支持
因此,為了緩解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,敘利亞政府只能一邊將為數(shù)不多的預算用于衛(wèi)生部門,一邊趁著前些年局勢暫時緩和“苦一苦”軍隊——這也是為什么敘政府軍士氣低落、裝備老舊、無法組織起有效防御,我們不能高估政府軍士兵的素質(zhì)和操守,畢竟朝天上放兩槍就算對得起阿薩德發(fā)的那點工資了。
不過,與2015年敘利亞內(nèi)戰(zhàn)的“政令不出大馬士革”局勢相比,目前敘利亞局勢還沒有走到最糟糕的地步。
幾天前曾有消息宣稱俄羅斯從駐扎在非洲的“瓦格納”部隊抽調(diào)了部分兵力支援敘利亞,但在敘政府軍戰(zhàn)斗力靠不住的情況下,哪怕阿薩德像幾年前一樣仍堅守大馬士革,如果俄羅斯或“抵抗之弧”還無法抽出更多力量支援,他的政權崩潰可能只是時間問題。